Category: film

2005-04-30 / / film

加拿大影展的最後一部片”I, Claudia”,是昨天跟小黃去看的。 本以為是實驗性很濃的片,期望不太高,不過居然還蠻好看的。主角不是戴上面具,就是不露臉。只有最後快結束時,作者把面具摘了下來。片子以兩個故事組成,一個是當楔子的保加利亞傳說, 一個精靈會幫剛出生的小嬰兒做一張搖籃,他將帶著這滿滿的智慧回來。另一個故事是以Claudia, 15歲小女孩。她的爺爺,他秘密基地的守門人,與他爸爸外遇對象,共四張面具為主軸。 多半是個人自言自語,可以看出一個即將上高中女孩的心思,還有對團體,學校,婚姻的諷刺。雖然帶著面具, 藉由說話,居然可以完全表達感情,這是令我蠻驚訝的地方,還且演技不錯。這是平常我們太少善用表情, 還是對於現代人而言表情其實只是多餘的裝飾?

2005-04-29 / / film

2001年五月加拿大一位還在念藝術學院的學生Jesse Power與另外兩位朋友,他們宣稱要為那些被人類宰殺的動物們抗議,進而拍下一片長達16分鐘的殺貓影帶。他們慢慢折磨那隻貓,吊死,穿腸破肚,最後剝皮。 這部影片引起許多保育人士與民眾的不滿,最後三人都被判刑,但很輕微,而這部紀錄片則是採訪各種人士的意見。

我發現這部片(導演Zev Asher, 1963-2013)與前次紀錄片雙年展,關於日本真理教沙林毒氣事件的紀錄片相關聯。要看這部之前自己掙扎了很久, 因為也是愛貓的人,很怕有太過血腥的鏡頭。我的想法是,以殺止殺是不對的。也許你會說這個人一定是神經病, 但其實他是素食主義者,他自己也承認事後覺得很噁心。 但一部作品,決定要做了,就必須做完。 平時他是很愛護動物的人,要不你會說他有潛在危機,可他的確是個好人,他也願意為犯錯受罰。或許你覺得我是站在他那邊的, 但我也反對以藝術之名,而進行類似的事。

2005-04-28 / / film

加拿大影展,上週末去看的。一共看了六場(詭辯:殺貓的藝術、與魔鬼握手、郎德山的魔幻生涯、影子的告白、吾愛,生命交響曲、黑袍、美帝國淪亡記), 頭尾兩場都有人陪。其實,這次的片子都還不錯,但幾乎都是悲劇。 除了郎德山和淪亡記那兩部有些歡笑的片段,其他幾乎都是悲到不行的片。

 與魔鬼握手是講十多年前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事件。將近八十萬人死亡,是自納粹以來最大規模的滅種屠殺。片中是以當時一位聯合國部隊將領,來自加拿大的將軍Remeo Dallaire為主軸。在過去盧安達Hutu族占八成多而Tutsi族只有一成半,比利時在一次大戰後接替德國成為盧安達的殖民政府,為了管理方便,他們一方面分化這兩個民族,一方面大量扶植Hutu的勢力。 然而比利時政府對Hutu的差別待遇使得Hutu族產生民族優越感,而認為Tutsi族為劣等或是邪惡的民族。 在1959年爆發過一次血腥屠殺,在盧安達爭取獨立時,比利時政府對這種情況已無法控制。 當Hutu政府執政後,更允許媒體散播種族仇恨的言論。

2005-04-15 / / film

今天獨自去光點看了電影,是陳秀玉導演的女人女人二部曲,共有”秋天的藍調”與”那年夏天的浪聲”兩片。秋天的藍調再講一個面臨更年期女性,對於對於家庭與自己身體產生的懷疑與焦慮,當她終於發現老公原來是GAY之後,面對所有的懷疑與不信任她慢慢發現了自己與相信自己,是一部張力還蠻強的短片,王琄的演技也很受肯定。

另外一部短片,是講面臨婚姻壓力的一個年輕女性突然辭去七年的工作回到自己的故鄉,去尋找那段高中時期的青澀模糊的同性戀情,隨著戀人的死去,那段回憶總停留在沙灘上聽海的日子。 這部短片的色調是灰藍色的,明亮中有陰鬱,沉重中帶明朗。尤其是配樂貫穿全劇,替影片塗上明顯的基調。

2005-04-01 / / film

一口氣看完了Kieślowski的愛情三部曲(Trois couleurs),要將這三部看似獨立但又緊緊相扣的影片與法國大革命中的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博愛(Fraternity)相關聯起來並不難,但是要找出Kieślowski深埋在底層的意義真的得費一番功夫了。因為只看過Kieślowski最近的四部作品,而較早的十誡(Dekalog)和殺人影片(KRÓTKI FILM O ZABIJANIU)來不及欣賞,所以就這四部影片來討論Kieślowski的影像語言。

2005-03-04 / / film

星期日去光點看了電影Kill Me Tender, 是部西班牙片。 幽默也有劇情, 還蠻喜歡這種風格的。自從去年底連看三十多場點影後,今年初是我觀影的空窗期,一個月看不到五部電影。 不過台北電影節又要到了,又要開始拼電影了。上次看完印度影展寫了些感想,不過突然不見了,也就算了。

2005-02-01 / / film

我看Peter Greenaway的電影

Peter Greenaway 實在是個「鬼才」,這麼說或許稍嫌不足,稱他作「怪才」應該更適當。從87年的《The Belly of an Architect》到96年的《The Pillow Book》(我看完的),他那些各式各樣難以定義卻又有特定風格的影片,每片幾乎都強力憾動我的感官和想法,每次看完他的作品後,如果只簡簡單單地丟下一句「難懂」的話,對Peter Greenaway來說也許有失公平。但是他富含強烈且深刻的「隱喻」手法的影片,對觀眾而言,真正的功課是在欣賞完電影後,對自己受到的震盪做一番合理的解釋。因此他的影片很難拿來當做一般純娛樂的大眾電影。

2005-01-20 / / film

居然看了一部我已經看過的片,英國導演Peter Greenaway的”The Tulse Luper Suitcases, Episode 3: Antwerp”。也許是因為片名過長,也許是我的記憶已經退化到如此糟的程度,我是開演後一分鐘才猛然驚覺。 瞬間,記起了整部片的劇情, 即使它其實是沒啥劇情的。不過再看第二次的感覺又有些不同了,而且連著”The Tulse Luper Suitcases, Episode 2: Vaus to the sea”一起看,是比較可以有些想法。

彼得先生玩電影的技法總是讓人瞠目結舌, 你儘管用大量的後現代美學術語來形容,用眾多的花俏的解釋名詞來闡述, 但我覺得,在這些華麗的屏蔽下仍有導演自己關心注重的問題在。我一直認為,彼得先生對於人性的關注不下於現存各國的大導演。但是相較於直接人本式的探討,這個主題在他的電影中可以說是隱晦到不能在隱晦了。人性。大部分的人都覺得他是專門玩視覺玩技法的,玩所謂後現代,所謂解構,所謂符號,但除此之外,人們甚少注意彼得先生電影元素下的言外之意。

2005-01-13 / / film

《Misery》觀後感

I.故事開始的鋪陳

1.香煙、火柴、玻璃杯與酒瓶接續出現(Paul打字聲)。打字結束。Paul拿起酒瓶倒酒在杯裡,再用火柴點香煙。

2.大風雪中的車禍(鄉村搖滾樂)。倒敘解釋了Paul出現在此的目地(為了完成小說)。接著Paul被Annie救起。

3.Annie is Paul No.1 fan.  (紅色藥丸的特寫)

4.Paul的老闆覺得Paul出事了,打電話給警長。警長手中把玩著橡皮筋(第二條主線的開始)。警長開始調查(從旅館開始)

5.Annie要求閱讀Paul剛完成的新書,因為不滿髒話太多而抓狂。(伏筆)

6.警長發現斷枝,Annie與警長擦身而過。(伏筆)

7.Annie說出她的過去,因為丈夫的突然離去讓她頓時快要瘋掉,她在醫院讀Paul寫的Misery系列小說讓她開心起來。(Misery makes me 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