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literature

2023-03-12 / / film

驚蟄結果還是漫天飛雪。三月春寒,密雨隨風,奈何孱愁。那天在博物館看了紀錄片,有種蜂會撿蝸牛的空殼當窩然後築巢,好神奇。以前讀過關於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DC)的書,蜂對整個生態跟人類的影響非常大,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點。萬物甦醒的日子,提醒大家記得去打小人。最近炸物吃太多,才發現痘痘其實全身上下都有機會出現,不然我差點都覺得自己要長智乳了。就是人類到了一定年齡會多一顆奶頭這樣。柏林這週通過新規定,把泳池裸露規定改成「只需要遮擋第一級性器官」即可,由於乳房是第二級性器官,所以以後女生男生都可以露奶游泳。這是之前有位女性不穿泳衣游泳被趕了出來,她就向柏林反歧視委員會申訴了,後來申訴成功於是就有了新規定。

2023-02-19 / / literature

傍晚跑去理髮,日本理髮師跟我抱怨柏林拉麵好貴,他說大家都以為日本物價高,其實跟歐洲差不了多少。結束時我跟他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他馬上轉變性格站起來跟我鞠躬說またお越しくださいませ,真的要嚇死我。昨晚失算。先看了伊藤潤二,睡前又讀了大長篇鬼故事BL,剛好是電梯類,真的要嚇尿。果然晚上就做了噩夢,始終是在那條雪夜的道路上無止境的奔跑,當我一個背轉身,他問「我的頭呢?」 驚醒後時突然發現房間角落好亮睜不開眼,而且異常寒冷,用力睜眼後卻是一片漆黑,被子還在身上,卻出了一身汗。

2023-02-01 / / literature

柏林依舊寒冷,窗外飄起細雪,躲在家中昏昏欲睡。只是沒想到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覺得人在世間汲汲營營也只是想討個說法。那些關於家庭、事業、愛情的叩問,答不上來也咽不下去。練了整天的First Love,升半音真的太難按了,半格的情感轉折也許都是多年的手指痠痛換來的,逼了腕。

2022-11-20 / / literature

之前去了柏林的UT旗艦店,它們跟柏林的日本餐廳合作,可以現場(大概等十五分鐘)把logo印在衣服或是提物袋上,很多店標都很可愛。 然後還可以自行決定logo位置、方向和大小,不知道穿這樣去吃拉麵有沒有打折。我真的很不擅長集點什麼的,覺得那些規定跟竅門真的太複雜,而且常常不知道集到哪個次元去。剛剛發現我某航空公司的銀卡居然可以無限次免費享用貴賓室!

2022-10-28 / / film

讀到一篇伊朗藝術家父子的文章。兒子為了修復父子關係,開始教父親畫畫,最後父親也成了藝術家,而且反而比兒子出名。同性戀在伊朗是違法的,而且大家避談性跟性傾向議題。兒子出櫃時說的不是「爸~我是同性戀」,而是「Daddy~我懷孕了」,那是同義暗語。性別平權對於有些人來說真的就是生與死。

2022-10-23 / / film

德國同事發問,我在訊息裡常常打的ha是什麼意思,感覺是忍了好幾年才問。不就是正妹三寶第一寶「呵呵」的意思嗎?但好難言傳。所以我回說ha之於hahaha大概就是well之於wow。那天跟同事聊到恐怖片,有人說不喜歡,我說絕命終結站系列或奪魂鋸系列如何?結果大家一致可以接受XDD。因為聊到,所以突然想(再度)重看絕命終結站。第一部跟第三部都是James Wong導的。首部曲倖存的三位學生最後飛到了巴黎,坐在路邊喝啤酒。其實那個場景不在巴黎,而是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市區,目前也是間餐廳,叫Rebar。《絕命終結站三》開頭就說了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這是尼采的名言,出自《偶像的黃昏・格言與箭》第八則Aus der Kriegsschule des Lebens. —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 翻譯過來就是「來自生活的戰爭學校,那些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2022-10-02 / / food

這週幫要回台灣的朋友送行,去吃了摩登德國炸豬排料理,走的是現代fusion風,食物還不錯,但我還是喜歡又大又油的炸豬排。最近在公司附近發現一家土耳其家庭餐廳自助餐,又大份又好吃,粗飽與美味兼具。讀小說讀到一段這樣說:「被熊追的時候,你要跑過的永遠不是熊,而是你的隊友」。突然覺得人生柳暗花明。

2022-09-04 / / literature

正在讀張愛玲的《來往書信集》,她跟宋淇討論起紅樓,兩人後來也都出了專書。紅樓有太多細節忘了,於是找出來重讀,順便想完結後四十回。 相比紅樓赤裸裸的反差對比手法,張愛玲用含蓄的參差對照將全知宿命的視角偷偷藏在現代小說裡頭,我覺得是她的才華與貢獻。張愛玲在1969年的信上寫著:

我在一條特別寬闊的馬路上走,滿地小方格式的斜陽樹影,想着香港不知道是幾點鐘,你們那裏怎樣,中間相隔一天半天,恍如隔世,從來沒有那樣尖銳的感到時間空間的關係,寒凜凜的,連我都永遠不能忘記。

張愛玲《來往書信集》

既遠又近,是冷是熱,能忘不能忘。光一小段話便彎彎繞繞直指人心。

2022-07-17 / / literature

起床鬧鐘響到整個街坊鄰居都聽得到,還響了這麼久沒有違反社會善良風俗嗎?大昏睡到十點,起來看到夏季折扣的廣告信,是我算數差嗎?而且那件橘T要490歐我不信! 好友A去拜訪好友B在寶藏巖的工作室,好美。好友A說好友B去「傳吃的了」,一時還不知道什麼意思,原來是台語混雜。 傳吃好棒,有種代代相傳根植在基因裡的吃貨感。

2022-06-19 / / literature

唐末有篇BL傳奇叫〈圓觀〉,說的是官二代源哥哥跟高富帥僧侶圓觀一起生活了三十年,有一天和尚突然說要去投胎轉世了。十三年後源哥哥依約跟轉世的牧童相認,卻得到一句「與公殊途,慎勿相近」。直男跟和尚真的都碰不得唉。蘇東坡全集也收了這篇,但不知為何改名成圓澤。三生石的典故由此而來,《紅樓夢》大概也有移用。圈圈圓圓圈圈,渣男寫在三生石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