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literature

2022-01-23 / / literature

回台後第一次遇到地震,在七樓的我被晃得小鹿亂撞。上週東加發生海底火山爆發和海嘯,實在驚人。1867年在基隆也發生過大海嘯,是唯一記載比較詳細的一次。太平洋的海嘯因為台灣東部海底陡峭的關係,幾乎都會被反射出去,傷害不大。當海嘯接近岸邊淺棚,因阻礙波速驟減時,巨大的動能轉換成位能,水波波長變小振幅變大,本來在深海只有幾十公分的波浪突然變成好幾公尺的大浪,通常暈厥溺水是傷亡主因。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十年前出過一本《臺灣沿岸海嘯影響範圍與淹水潛勢分析》,裡頭有對規模八地震引發海嘯的模擬計算,震央分別是花蓮外海與墾丁西方外海。雖然海嘯抵達時間各異,但最大水位都不超過一公尺,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東邊海嘯花蓮蘇澳預警時間很短。不知道這些年過去了,有沒有更精確的模型出現。

2022-01-07 / / literature

去年底Betty White去世了,好愛《黃金女郎》,即使放到現在也是超好笑,很多議題在那個年代看起來都很前衛。每次心情不好時,看個一兩集就會開懷起來。跨年夜在家安靜地度過,很喜歡數秒後各地教堂鐘聲同時響起的莊嚴感,今年德國禁賣煙火(大家的煙火是哪來的,該不會特地跑去波蘭買吧?),放煙火的規模小很多,十五分鐘就全放完了,不然以往都是持續一個多小時,火樹銀花百花齊放,一年存的二氧化碳一次釋出。沒想到元旦當天,一早起來就打破一個玻璃瓶,去年沒打破任何玻璃,結果一年的開始馬上就破功。難道是暗示我今年要大破大立?

2021-10-10 / / food

早晨跑步,忘了看外頭幾度,一出門就連打三個噴嚏,幹冷死。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無法,雙手的溫柔也不行。跑完回到家一看,才四度而已,難怪耳朵超痛。上週末天氣超好,想說很久沒有捧場大阪燒,就跑去市場逛逛,沒想到那天是攤主生日,還跟他說了聲生日快樂。旁邊還有位漂亮日本姐姐在賣手工大福,用美少女戰士便當盒來裝零錢好超可愛(但姐姐超高,大概百八吧)。坐在公園喝咖啡、吃可頌、吃大阪燒、吃大福(我是豬嗎)兼曬太陽好舒服。

2021-04-11 / / literature

週末終於可以放縱一下,跟好友一起點漢堡外賣。好久沒吃漢堡,而且居然可以加蛋,整個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虔誠莊嚴。突然懷念起台灣美而美那種胡椒撒很多的漢堡蛋配上甜不已的奶茶。海外油子真的吃什麼都是鄉愁,聽什麼都成家後。

2021-04-04 / / food

兩個月沒坐火車了,車上沒什麼人,外頭也是。好喜歡獨自旅行的感覺,感覺對著窗外就可以想出所有人生大哉問的答案。望著虛幻的倒影,看著移動的自己。

2021-03-14 / / literature

昨晚風大雨大,溫帶氣旋Klaus應該有輕颱等級,中途做了個末日噩夢,醒來後忘了大部分,應該是倖存吧? 發現今天又是情人節,台灣是不是世界上過最多情人節的國家啊?為何情人們值得一年三回節?下週天氣也很糟,都三月中還要下雪是想逼死牧童嗎? 這週開了十四個會,開得我魂飛魄散究竟涅槃,織了好幾個綿綿無絕期地毯。人生在世,真的就是用陽壽換金錢,要當資本主義的走狗也不是那麼容易。

2021-02-28 / / food

三個多月沒進公司,趁天氣好去辦公室頂樓曬太陽,風和日麗春陽溫暖。餐廳還是不能內用,只好跟同事去河邊野餐,散散步順便測試新鞋。傍晚歡送一位同事,大伙邊喝酒邊賞月,晚上吃了湯圓也算心滿意足。風起雲湧的年代也只有微小確實的幸福能稍微撫慰人心,月圓人更圓。

2021-01-31 / / food

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破一億了。台灣表現得已經夠好,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希望這次能夠很快撐過去。最近常常一大早就被喜歡在傍晚吸地板的樓上新鄰居吵醒,鄰居超早起,而且步伐急促沈重(好擔心她的膝蓋),每天都風風火火給人壓力山大。今早醒來外頭負六度,暖冬這麼些年了,好久沒這樣冷。話說為何台灣最近在瘋肉桂卷?歲寒三友我真的無法。

2021-01-10 / / literature

今年第一天開工查了一下二零二一的國定假日,柏林全年放110天,台灣放116天。國定假日有四天在週末,耶誕節也是,不像台灣會補假。等於五月底後,就沒有額外的假日了,一年開始就覺得世道不公。去年十一月心血來潮,一次寄了十張明信片,太久沒寫了還特地在郵局問櫃檯小姐郵資。沒想到過了幾週,自己查郵資才發現每張都少了5 cent,你老木。直到年初,終於有第一個人收到,有寄到就好。從二零二零旅行到二零二一,想必明信片們都很驕傲。去年不怎麼出門,連新衣服也沒買幾件,沒想到新年第一天醒來腦波超弱,收信時看到連身衣特價就刷了一件,沒有連身衣的冬日根本就是缺乏寬厚的溫暖和活著的勇氣。

2020-12-31 / / literature

參加眾籌買了一副台灣麻將給老媽,她有嫌,用手摸不出牌可會拖慢速度,太新潮了,大概只適合年輕人。離台當日收拾行李到一半,突然來了包裹。心裡納悶會是什麼,打開一看原來是之前另一個眾籌的風俗日曆到貨了,後面還附〈路〉的歌詞。老媽問我買什麼,我急急忙忙拿進房間說,農民曆。

在台灣時,跟陌生人聊最久的都是司機。防疫計程車大叔說觀光業如何受衝擊和現在防疫車班如何運作;禮儀師聊他當年在澳洲打工渡假還有冬天多忙(老人畢竟對溫度比較敏感);UBER司機講他如何說服老婆去考一張職業小客車駕照備用,現在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會通過。在白天在夜晚,在無數的忙碌日子裡,我們其實都渴望被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