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ing in H Mart書中有這麼一個問題。你有五隻動物,跟著你去旅行。一頭獅子、一匹馬、一頭牛、一隻猴子,還有一隻小羊。旅途中有四個站點,你必須放棄其中一隻動物,最後你只能留下一隻。你放棄的順序是什麼?
Author: foton
在電車站看到一位背著萊卡戴著AirPods Max的德國小文青。現在文青都好有錢,拿個Holga出來大概會被笑死吧?雖然兩樣東西我都很想要。最早拍照時都會做筆記,後來漸漸荒廢,只能猜是哪台相機、哪個地方、什麼季節、什麼心情。時間一旦溜走,這些問題便不再重要。寫字不如相思。「噢,你也在這裡嗎?」
來到高緯度國家才發現傍晚的天空可以這樣魔幻藍。看直播日全食,美翻。食甚後生光那一剎那,真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宇宙真的很美,我們也是這美麗的一部分。收到之前訂的芬蘭藝術家Mikael Siirilä的作品,每張都很喜歡。不過芬蘭郵票也太唯美了,好久不見的art nouveau風格。第一次收到無面額郵票,是插畫家Emmi-Riikka Vartiainen的得獎作品。
俄國同事要在德國度過第一個復活節,他說他要跟朋友要去公園玩尋蛋遊戲。我腦中直接浮現的是這種蛋XDD,我覺得我好壞,但是他每次打招呼都是用Alaska的Hiiiiii,我要笑死,我的基達難得破表唉。一晚夢境大長篇,醒來就忘,但似乎是小學的事。想起小學高年級時跟導師很麻吉,他那時兼管合作社找我去打工(人生中第一份薪水,每週五十元),就是下課在櫃檯收收錢。有次幫老師整理檔案,不小心看到自己的智力測驗分數,好像七十多分,那時以為滿分一百,所以覺得應該沒有太笨。那是笨小孩喜歡的第一位老師。
五度的氣溫飄起了雨,夾雜著些許雪粒,耳邊傳來「開往三重的慢車」。台北哪有慢公車,每條路線都是急急忙忙,像是青春隱喻,想快點到站。慢的只有反抗的心情,站著我們破碎的身體。張愛玲在《半生緣》這樣寫著「春天常常是這樣的,還沒有嗅到春的氣息,先覺得一切東西都發出氣味來,人身上除了冷颼颼之外又有點癢梭梭的,覺得骯髒」。
看似平凡的列車,幾乎準時到站準時離站,風平浪靜。上了車出發後,突然說因為軌道問題下一站不停。幹就我那站不停,我要坐到下一站再轉車回來,而且已經預計要誤點一小時了。最近德國各城市地鐵連動罷工,罷完換德鐵跟漢莎,欲罷不能大家快要瘋掉。
跟好友一起搭德鐵回柏林,她很怕我帶賽。一直到倒數第二站都還算準時,結果有人闖入軌道,直接誤點二十分鐘。抵達柏林後一起去吃個拉麵才回家,兩個月不在家,信箱整個爆出來。大概是風大太冷,隔天早起有點頭痛,吞了顆伊布癱在沙發上看書。聲堡配上不錯的藍芽音響聽起來其實很不錯。在日本看到了一張很美的布巾,覺得很適合拿去買菜。好喜歡這本關於台裔在美國成長故事的回憶錄Stay True。
吃完湯圓終須一別。旅歐這麼多年以來第一次在台灣待這麼久,想見的人大部分都見到了,也是時候該回去當社畜。大概過了一個年紀便覺得去哪裡都像旅行,即便回家也是。家的概念被扭曲變形,像是撒在夜空中的銀河星津,有親人港口也有摯友碼頭,一站一站通向有光的所在。記得有次搭台北捷運,有個高中生玩著手機進車廂就走向我,幾乎是在我的胸前十公分處滑手機,我整個WTF慢慢退後。習慣了國外的體感距離,靠太近的都好有壓迫感。那天跟朋友聊到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距離,我覺得呼不到對方巴掌的距離就是。我們現在的距離,常常就是最好的距離。距離產生美感跟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