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印象]

這次去雲南的旅行最後一站是香港,似乎是有點奇怪的安排,其實是有原因的。首先我答應廣州的朋友,這次旅行一定要找時間跟他們吃個飯,加上我必須要在香港轉機,另外我還可以去找香港的朋友,於是最後行程就這樣定了下來,回台灣的前三天是在香港渡過的。

從蘿湖過關到香港,由於不是星期假日,所以人不是那麼多。一坐上廣九鐵路就明顯感到與中國的不同,車廂內明亮乾淨,大家上下列車會排隊,氣氛馬上就有了差別。這裡交通雖然方便,不過我住的青年旅社是在港島的摩星嶺上,離市區有點距離,
還要轉地鐵,再換搭公車到山腳下。我不知道有接駁班車上山,就一個人揹著15公斤的大包加上5公斤的小包,獨自走上了山頂。下午三點晴朗無雲的香港,這種打扮在山徑上步行著,引來旁邊工地工人的側目。可我是全身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濕了一遍。一到旅社就衝去洗了個澡。

當天晚上Eddie與一一帶我去吃了晚餐,然後坐公車上太平山看維港夜景,一一說他沒上來過,Eddie說他沒那麼常來,不過這卻是世界級的夜景,在我看過的夜景中,目前只有New York可以相比。比起香港的絢麗,台北的夜景相對沉靜點,想起了陽明山二停後方那一片夜景,還有貓空跟碧山巖的台北夜景。

在香港只有呆了短短的三日,談不上什麼認識香港,了解香港,多半是得到了一個印象。香港是一個充滿速度感的地方,火車快速,地鐵也快,公車快速,行人更是快,而粵語的速度,更讓人詫異。但就是因為充滿秩序,所以才快的起來,他們的手扶梯比台北快太多了,似乎也沒聽過發生什麼意外。一個城市的公共建設在許多小地方就分出了高下。香港的路標,無論是景點或建築,都清楚地讓人敬佩,去歷史博物館的路上還會提醒你要過天橋,而這裡的天橋數量也很多,但卻沒有那麼顯眼或討人厭,行人多半是被尊重的,在路上居然有車子會讓我先行,不知道是不是這裡的常態。

在香港總是隨時保持在很飽的狀態,Eddie每天都讓我吃的很撐,茶餐廳的菜單每次都看的我眼花撩亂,最有趣的就是這裡的菜名,令人有種新奇的感覺,於是我就會不停的發問,像個好奇寶寶一樣。有次看到蘋果日報報導一位男星在煲鹹片,原來那叫看A片,奇怪,為何要用煲呢?這是我沒想通的。

吃太飽的缺點就是,會想吐,坐雙層巴士上山時,又是坐上層,又是走山路,坐的我都快狂嘔了,幸好路程不長,只是下山要再折磨一次。吃飽坐船同樣會想吐,雖然是大渡輪,但還是晃的很厲害,在台灣沒暈船過,來香港居然暈了,再次幸好,航程不長。那次是去南ㄚ島,還有一次是從中環坐到尖沙咀。就這樣,悠悠晃晃的香港,變成我第二個印象。

對香港的歷史並不是那麼清楚的我,找了時間去了歷史博物館一趟,這是個設計不錯,展覽豐富的博物館,但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港受過的災害,這個地方曾經歷過的事遠遠超出一個城市所能承受的,不得不佩服港人的韌性與堅毅,即使回歸中國了,憂喜參半。但香港仍在努力前進中。

短時間內似乎去不了太多地方,忘了要去香港大學逛逛,不過倒也去了理工大學。去了人潮洶湧的旺角,看了頂頂有名的重慶大廈,去了上環找廢棄的地鐵站,可惜沒看到,忘了去高街鬼屋,卻偶然地知道張國榮跳樓的地點。

最後一天,香港天氣大變,居然掛起一號風球了,外頭下起了傾盆大雨,Eddie說我貴人招風雨。我們在雨中去了志蓮淨苑,
是一座日式的佛教寺廟,相當清淨。我們待在長廊看著雨水從屋簷漏下,蓮花池裡的,都像是洗過般光鮮,沒有什麼遊客,只有我們幾個俗人,雨勢漸小,水滴聲滴滴答答,我不知道這幾天在香港究竟到了些什麼地方,但這個港都,山城,的確有特別的魅力存在,也許下次仍有機會,再造訪吧。

foton Written by:

3 Comments

  1. Eddie
    2005-09-29
    Reply

    <p>用"煲"的原因是因為"煲湯","煲粥"都需要長時間, "煲碟"的意思為長時間連續地地看影碟…</p>
    <p>另外, 下次到香港, 一定要再吃到飽死!</p>

  2. foton
    2005-09-29
    Reply

    <p>原來是這個意思<br />
    我現在每天都在煲電腦<br />
    要不然就是煲課本<br />
    改天來台灣我也請你吃到飽死</p>

  3. 2005-11-24
    Reply

    很喜歡看外地人寫香港,有很多東西習慣了就不覺得是怎麼一回事…關於手扶梯, 記得有次回台灣, 對那捷運手扶梯意外也是覺得非常莫名其妙,明明是人群衝撞引起意外, 怎至於台北市長都要站出來澄清道歉的? 實在是摸不著頭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