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壞了兩週終於修好,游完泳在烤箱汗流浹背,結果一位帥叔一進來就坐我旁邊,位子這麼多究竟是為何。這麼熱什麼達都壞光光,不要這麼近唉。好多大罷免名字都是諧音梗,我的同溫層厚到幾乎身邊好友都欲罷不能,所以真的也無法要求什麼,但還是希望能快點達標。台灣在這個時間點,還不願正視政治無所不在的人就太虛偽了。去政治本身就是種政治姿態。
Harari在《連結》一書中提到單因謬誤,我覺得很值得在引用全文。






我們的資訊網路越來越深不可測,這也是最近民粹主義政黨和魅力型領袖湧現的原因之一。當人們再也無法理解這個世界時,當人們被無法消化的海量資訊所淹沒時,他們很容易成為陰謀論的獵物,並轉向他們理解的東西——人類——尋求救贖。不幸的是,儘管魅力型領導者固然有其優點,但沒有人能單獨破解日益主宰世界的演算法如何運作,並確保其公平性,無論演算法如何鼓舞人心或傑出。
問題在於演算法是依賴眾多的資料點做出決策,而人類卻很難有意識地思考大量的資料點,並將它們互相衡量。我們更喜歡使用單一的資料點。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面對複雜的問題時——無論是貸款申請、大流行病或戰爭——我們通常會尋求單一的理由來採取特定的行動,而忽略所有其他的考量。這就是單因謬誤。
複雜的問題需要深度思考,去脈絡化可以很快得到答案,一旦有了答案很多人便因此深信不疑,於是就又有了確認偏差。國際關係變成小學生吵架我覺得教育真的要變成負資產了。如果老闆問我年度計畫但我說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不知道會不會被資遣?
開讀新書《貿易戰就是階級戰》。 讀一段嘆一口氣,讀完應該可以瘦三公斤。
即使在當時,大部分的貿易都是成品和商品⋯⋯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末,貿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司將複雜的製造供應鏈分散到多個國家,以達到效率最大化和稅收最小化。今天的貿易和以前完全不同。不幸的是,儘管出現了這些變化,大眾對貿易的理解仍然是基於過時的十八世紀模式。
對於未受過訓練的分析師來說,標準貿易數據充滿了錯誤資訊。國際避稅的重要性意味著標準的雙邊數據具有嚴重的誤導性。幸運的是,我們有另一個選擇:經常帳將貿易流動與資產收入流動和跨境匯款結合起來,有效地抵銷了數據中企業避稅的影響。
獨立研究貿易或許曾經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不全面瞭解資金如何跨境移動,就再也不可能瞭解世界經濟。反之,這就需要了解國際金融體系如何演變成目前的形式。在現代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國際資本流動主要由貿易融資組成,因此主要反映了貿易失衡,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金融失衡現在決定了貿易失衡。
好久沒看到實體思宏,來《鬼地方》德文譯版新書發表座談朗誦會。結果 Kevin一見到我就說我怎麼瘦這麼多(以前是多胖我就問 XDD)。 拿了之前在台灣買的中文版跟新出的德文版給他簽名,他居然還自備肖像印章,超可愛。德文版這麼晚出的原因是找過的大出版社都覺得《鬼地方》不對德國人胃口,最後才由曾經出過邱妙津的獨立出版社Matthes & Seitz Berlin付印。很喜歡聽Kevin說在路上的那些小故事,遇到越南跟韓國讀者對他說,他們本來都想輕生,但讀了《鬼地方》讓他們想繼續生活下去。文字是有力量的,我們千萬不要放棄閱讀。






結束後還有台式 buffet,台灣人真的很會辦活動唉。朋友的朋友剛好也是大罷志工,在場到處問大家寫了沒,朋友就當場寫起連署書,因為太緊張還寫壞三張。大使也在場,被問到連署寫了沒,二話不說就坐下來寫,也還是寫壞一張XDD。民主真的是藏在細節裡,你說台灣人辛不辛苦、可不可愛。
我覺得每個人成長環境都不同,你可以不喜歡原生家庭、討厭自己的國家,其實就算是恨也可以,想逃離也無妨。但真的無需製造假新聞來展現惡毒,不然自我實現預言成真,你的存在就是一種現世報,自己即地獄。
Be First to Comment